便秘 便秘怎麼辦? 便祕的養生防治 便祕的中醫調理法 便祕的偏方 

便秘

便秘,指大便秘結不通,排便時間延長,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。患者常有頭暈,乏力,飲食不佳,腹脹等症。

便秘   

便秘的養生防治

一、概述

便秘是便質乾燥堅硬,排便次數減少,二三日或五六日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。也有大便不乾硬,排不出或排不盡,入廁所須使勁力方可排出。臨床主要症狀除大便秘結,排出不暢外,還可伴有脘腹飽脹疼痛,食欲不振,頭暈悶脹。也可有陰、陽、氣、血虛衰或失調的一些症狀表現。便秘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存在,也可與其他疾病合併存在,以合併存在者居多。它雖然不是大病,但令人痛苦不適,有時會出現意外,如老年高血壓因便秘入廁用力努勁,引起腦出血。

便秘的病因:一是過食辛辣,焦躁之品,或溫熱補藥,致胃腸結熱,傷陰,致便乾不暢;二是熱病傷陰、津液涸乏,失於濡潤;三是情志失調,氣機阻滯,運化失調,升降失常,引發便秘者亦不少見;四是大病久病,勞倦內傷,產後體弱,氣虛無力,血虛津枯,不能濡潤運行;五是素體氣陰虛衰、高年體弱,陰冷內寒,陽氣不能溫化,陰津虧虛不能潤行。此外六淫外邪,飲食不當,腸內結聚之物阻滯。妊娠婦女,或久坐不動,運動減少,亦可引起便秘,還有因排便習慣而引起便秘者。

本病之養生防治,主要是針對病因,做些生活療養,飲食調理,精神疏導,藥物治療。氣虛者補氣通便;氣滯者行氣通便;陰虛者滋陰潤便;熱結者清熱潤燥;血虛者補血養陰。

二、主活起居

要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方式。飲食有節,起居有時。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,早晨、中午或晚上均可,唯以早晨為好,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環境而定。蹲廁時間不宜過長,以大便排盡為宜,時間在10分鐘以內為好。入廁所後須忌看書、看報,否則會影響排便。一般三天不大便就應該引起注意。受精神因素影響者,應做思想工作,解除顧慮,疏導情志,通暢氣機,使升降正常。此外,久坐少動者,要加強運動鍛煉,方能排便通暢。

三、飲食調養

要多食蔬菜、水果、粗糧、吃些核桃仁、黑芝麻、蜂蜜等,既可濡潤通便,又可保健強身。洋蔥、韭菜也有通便作用。下面介紹幾種食粥療法。

1.何首烏12克、火麻仁15克丶生地黃10克,先將上述3種藥水浸60分鐘,煎煮30分鐘,去渣留汁,再將粳米50克,熬成稀粥,加入蜂蜜50克,和上述藥液再熬3~5沸,每晚1次服下,亦可每日服2次,治療燥熱便秘。

2.黑芝麻若干克,炒半熟研末,香蕉一根,吃時將香蕉沾上黑芝麻面食下,每日3次,一般便秘甚好。

3.牛奶250毫升,蜂蜜50克,將牛奶加熱放入蜂蜜,一次服下,護胃通便,效果良好。

4核桃仁10克、山藥蛋(馬鈴薯)50克、菠菜30克、大棗3枚,香油5克,鹹鹽適量。先將核桃仁、山藥蛋、大棗煮熟,再將菠菜、香油、鹹鹽放入鍋中,熬煮2~3分鐘,1次服下,對脾腎虛弱者較好。

5.木耳8克(煮爛),蜂蜜20克,調服,每日3次,對習慣便秘較好。

6生黃芪20克、枸杞子15克丶大棗5枚、胡桃仁10克、桑葚15克、蜂蜜50克、粳米50克。先將前五味藥水浸60分鐘,煎煮25分鐘,去渣留汁。再將粳米熬成稀粥一碗,加入上述藥液和蜂蜜,熬煮兩分鐘左右,一次服下,每晚一次,3~5次就可見效。本方對氣血虛弱,肝腎不足之便秘甚好。

四、體育鍛煉

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愛好,或將現在已經學會的各種運動方式結合起來,如打太極拳、做五禽戲,體操鍛煉、氣功、慢跑、快走等各種方法,可增強排便效果。

1.腰腹部活動:身體站立,兩足與肩同寬,上身及腰腹部盡量向左向右轉搖,同時兩手隨著搖擺,一手擊搗腹部,一手擊搗腰部,20~30次,每日1~2次。

2.站立,兩足與肩同寬,雙手上舉,上身盡量向後彎到不能彎時,兩手及上身開始向前彎,並向下使兩手指頭觸到地面或自己足背為止(腿不能彎曲),如此20~30次。

五、按摩針灸

1.按摩:

a.腹部大推按,其方法是左手壓住右手從臍下二寸處開始,順時針向右推按至迴盲部,再經升結腸推按至右上腹(肝曲部),再向左經橫結腸推按至左上腹(脾曲部),然後再向下經降結腸推至左下腹。然後再向右推按,如此圍繞臍部,推按一周為1次,共進行20~30次。即臍下二寸→迴盲部→升結腸→右上腹(肝曲)→橫結腸→左上腹(脾曲)→降結腸→迴盲部。以上所指部位只是相當於這些結腸所過之處,並不是像解剖學那樣準確,但臨床效果甚好。

b.入廁所前及入廁所的按摩:(1)早晨起床後取坐位,兩小腿彎曲;兩手中指頭分別揉按兩側足三里穴5~10分鐘;(2)入廁所前,兩手拇指頭揉按兩側孔最穴(掌側腕橫紋上七寸處)各揉按100次,再用兩手中指頭,揉按兩側迎香穴(鼻翼旁開5分處)各揉按100次;(3)入廁所排便時左手指揉按天樞穴,直到排出大變。孔最穴係肺經穴,肺與大腸相表裡,肺又是清肅之臟,故能促進腸蠕動。迎香穴為大腸經穴位,能直接增強排便的作用,以上三穴,不僅在理論上有依據,而且也是實踐中的經驗效方。

2.針灸:

選穴:足三里、中脘、行間、合谷、上巨虛(足三里下三寸)、三陰交、天樞、照海。足三里、中脘、行間、合谷為一組,上巨虛、三陰交、天樞、照海為一組,每日一組,交替應用,10天為一療程。

針刺手法:進針得氣後,留針30分鐘,每5分鐘行針1次。行針時三陰交、足三里、照海、行間要輕微撚轉有感應即可,其餘穴位按常規行針。出針時三陰交、足三里、照海、行間四穴緩慢撚轉出針,急按針孔,揉按片刻,其餘諸穴出針時搖大針孔,迅速出針,不按針孔。

一般便秘用灸法較少,但有體質衰弱、陽氣不足、中氣不運者,可艾卷溫和灸足三里、氣海、中脘穴,每日各穴1次,每次7~10分鐘,7~10天為一療程。

六、中醫藥防治

1.熱結便秘方:

火麻仁15克、大黃8克、炒白芍12克、生地12克、天冬12克、厚朴10克、蜂蜜20克(化入藥液中)、甘草3克、元參10克、萊菔子15克。

加減:

口舌生瘡者。加石斛10克、黃芩10克。

因鬱怒而肝火盛者,加梔子12克、黃芩10克、丹皮10克。

兼有痔瘡發生者,加生地榆15克、敗醬草12克、槐衣12克。

年老體弱或氣虛者,加生黃芪12克、生白朮10克、太子參10克。

兼有陰虛血虛者,加桑葚10克、元參10克、麥冬10克、枸杞子10克。

2.陰虛便秘方:

草決明12克、女貞子12克、元參12克、炒白芍12克、何首烏12克、黃芩12克、黑芝麻15克、火麻仁15克、生地15克、枳殼10克、甘草3克、桑葚12克。

加減:

貧血者,加枸杞子15克、熟地10克、元肉12克、炒山藥12克。

兼有失眠者,加炒棗仁20克、柏子仁12克、夜交藤30克。

兼有氣虛者,加生黃芪20克、太子參10克。

咽乾口渴者,加玉竹12克、百合12克、沙參10克、桔梗10克。

3.氣虛便秘方

太子參12克、生黃芪20克、生白朮15克、何首烏12克、陳皮12克、肉蓯蓉12克、火麻仁15克、甘草3克、當歸12克、大棗2枚、升麻6克。

加減:

納差腹脹者,加雞內金12克、厚朴10克、白豆蔻10克。

失眠者,加炒棗仁20克、夜交藤30克、柚子12克。

有胃下垂、子宮下垂者,加柴胡6克、枳實10克。

口乾舌紅者,加女貞子12克、桑葚12克、玉竹10克。

頭暈眼花、眼乾澀者,加菊花12克、草決明12克、蔓荊子12克。

心悸心慌者,加遠志12克、柏子仁憐克、麥冬8克。


《讀經典學中藥-補益中藥30種臨證精析》p.211

治老年虛性便秘

用女貞子30g,當歸、生白朮各15g,煎湯代茶飲。一般用藥3~7天,大便均趨正常。共治32例,總有效率為93.7%。[中醫雜志,1998,(9):520]

 


 

偏方

四仁治便秘

【用料】大麻子仁、松子仁、杏仁、柏子仁各9克。

【製作法】將上藥一起搗爛,置於杯內,用開水沖泡,加蓋片刻可服用,不拘時間。

【功效】滋陰、通便。用治老人津枯液少,陰虛便秘。

 

馬鈴薯汁治便秘

【用料】馬鈴薯。

【製作法】將馬鈴薯洗淨,在攪肉機中擠壓,將液汁用紗布濾過。每早空腹及午飯前各服半玻璃杯。

【功效】和中養胃,利濕解毒。用治便秘。

【注】發芽的馬鈴薯禁忌食用,因為芽眼附近含龍葵精,這是一種有毒物質,吃後輕者瀉痢,重者發生噁心嘔吐,甚至麻痹痙厥,應特別注意。

據《中級醫刊》1954年第1期介紹,用上法曾治療84例長期便秘,其中74例為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,5例為慢性腸炎,4例為慢性膽囊炎,1例痔瘡,全部獲癒。大部分在服用2~4天內見效,個別服用20天才有效。

【站長補充】馬鈴薯功效多多,請參考→馬鈴薯鮮汁療法

 

枇杷葉治便秘

【用料】枇杷葉100克,麥冬20克。

【製作法】水煎。早晚各1次分服。

【功效】清肺胃,降邪濁。用治大便久秘症。

【注】《粱翰芬醫案數則》云:「一男子便秘半月餘,中醫予大承氣湯、人參無功,西-醫以瀉鹽、瀉油服之亦無力,先生以大劑批杷葉、麥冬一劑而通。」

 

生花生仁治便秘

【用料】生花生仁30克(l次量)。

【製作法】空腹咀嚼生吃,早晚各1次。忌食辛辣及飲酒。

【功效】潤腸通便。用治大便乾燥費力,大便間隔時間延長的習慣性便秘。

【注】據山東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苗後清介紹,服用此方大多在第2~3天大使開始變軟易解,以後堅持長期服用,並可根據大便質地適當增減原用量,以不稀薄為度。臨床治療獲滿意療效。

 

豬肚苡米湯以補為通

【用料】豬肚、苡米各適量。

【製作法】分別煮爛。當主食吃。

【功效】補虛勞,益血脈,利腸胃。用治大病後空存皮骨、大便燥結。

【注】據《中國新醫藥》1955年5期介紹,一婦女30許,大病新癒,空存皮骨,不能轉側,奄奄一息,大便極度困難。醫生惟恐一施潤滑,元氣隨脫而止,諸醫束手不敢下藥。一老醫出一方,以補為通,乃定一豬肚苡米湯。豬肚一具,苡米五合,分煮極爛。初服撇去浮油,專以此為食物,諸症一一見效,不月而癒。

 

薯棗湯治老年便秘

【用料】紅薯200克,大棗50克,蜂蜜25克。

【製作法】先將紅薯去皮切碎,放入大棗,加水500毫升,武火煎至約300毫升時加入蜂蜜,再用文火煎5~l0分鐘,待冷卻後即可服用。每日1劑,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,連湯帶渣服完,一般服3~5天可見效。

【功效】紅薯內含大量澱粉及葡萄糖等,具有和胃、潤腸、通便之功;大棗健脾和胃,養心安神;蜂蜜潤燥滑腸。三味合用有滋脾和胃,潤腸通便之功效。老年人由於腎氣不足,故多有脾腎陰虛,陰液虧損,津液虛少,採用此方治療老年人習慣性便秘,會有顯著效果。

 

菠菜豬血湯治大便不通

【用料】菠菜200克,豬血150克,鹽少許。

【製作法】將菠菜、豬血同煮,後加鹽。飲湯。

【功效】潤腸通便。用治大便不通及解酒毒。

 

香蕉蘸黑芝麻治大便秘結

【用料】香蕉500克,黑芝麻25克。

【製作法】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。每天分3次吃完。

【功效】潤腸通便。患有高血壓的人,可經常吃。

 

黑芝麻胡桃松子仁通便

【用料】黑芝麻、胡桃仁、松子仁各25克,蜂蜜適量。

【製作法】共搗爛加蜂蜜調服。每日1次,早晨空腹服。

【功效】滋陰潤燥。用治陰虛所致的腸燥便秘、習慣性便秘。

 

炒紅薯葉治慢性便秘

【用料】紅薯葉250克,食油少許。

【製作法】將紅薯葉洗淨,晾乾,鍋內加食油炒熟即成,日分2次服。

【功效】用治老人慢性便秘。

 

豆油治腸梗阻

【用料】豆油(黃豆油為佳)240克。

【製作法】每服80克,連服2次即通,通後再服80克。

【功效】潤腸。

【注】據《河北省中醫中藥集錦》介紹,某患者嘔吐,5日不大便,腹脹甚劇,天津普濟醫院診斷為腸梗阻,經用此方而癒。

 

松仁粥潤腸通便

【用料】松仁15克,粳米30克。

【製作法】按常法先煮粳米作粥,後將松仁和水研作糊狀,入粥內,煮三兩沸。空腹食用。

【功效】補中益氣。用於老年氣血不足或熱證傷津引起的大便秘結。

 

三仁湯補陰虛通便

【用料】松子仁25克,火麻仁20克,瓜萎仁25克。

【製作法】水煎。日服1劑。

【功效】潤腸通便。用治陰虛腸燥之便秘。

 

三仁粥潤腸祛風止痛

【用料】海松子(即松科植物紅松的種子)30克,桃仁30克,鬱李仁10克,粳米30克。

【製作法】海松子去皮,桃仁泡去皮尖,鬱李仁去皮,3味共搗爛和水煎,過濾取汁,再入粳米煮作粥。空腹食用。

【功效】用治風秘。症見大便乾結、排便艱難。

 

鬱李仁粥潤腸道消水腫

【用料】郁李仁10克,粳米100克,蜂蜜、生薑汁各適量。

【製作法】將鬱李仁浸泡,退皮,研為膏。粳米煮作粥,待粥熟下入鬱李仁膏、薑、蜜汁等。空腹食之。

【功效】潤腸通便,利水消腫。用治大腸氣滯、腸燥便秘,腳氣浮腫,小便不利。

 

木耳海參燉豬腸治習慣性便秘

【用料】木耳30克,海參30克,豬大腸150克,鹽、醬油及味精少許。

【製作法】將豬大腸翻開洗淨,加水同木耳、海參燉熟,後下調料。服食飲湯。

【功效】有滋陰、潤燥、補血之功。適用於老年血虛腸燥便秘、習慣性便秘等。

 

豬心柏子湯補血潤腸

【用料】豬心1個,柏于仁15克。

【製作法】將柏子仁納入豬心內,清水燉熟。3天吃飲1次。

【功效】養心安神,補血潤腸。用治陰虛血少、老少體弱和產後血虛引起的腸燥便秘。

 

蜂蜜木瓜治大便秘結

【用料】蜂蜜6克,木瓜(粉末)6克。

【製作法】先用開水將蜂蜜溶化,再入木瓜粉。沖服,早晚各1次,連續服用有卓效。

【功效】潤燥滑腸,清熱解毒。用治大便秘結、下血。

 

奶蜜蔥汁治便秘

【用料】牛奶250克,蜂蜜100克,蔥白100克。

【製作法】先將蔥白洗淨,搗爛取汁。牛奶與蜂蜜共煮,開鍋下蔥汁再煮即成。每早空腹服用。

【功效】補虛,除熱,通便。用治陰虛腸燥之便秘及老人習慣性便秘。

 

外用蔥白通便法

【用料】蔥白(小指粗)1根,蜂蜜少許。

【製作法】將蔥白洗淨,蘸上蜂蜜,徐徐插入肛門內5~6釐米,再來回抽插2或3次,拔出,約20分鐘即欲大便。如仍不排大便,再插入蔥白抽插2或3次即通。

【功效】蔥白中含有揮發性辣素,能輕微刺激腸道管壁的分泌而奏通便之效。用治大便不通。

 

胡蘿蔔鹽水外治便秘

【用料】鮮胡蘿蔔1根,鹽少許。

【製作法】將胡蘿蔔洗淨,用刀刮去表皮,使蘿蔔光潔,削成紡錘形狀,長約7釐米,浸在匆50%濃度的鹽水內7天。用時慢慢塞入肛門內,約7分鐘即可自行排便。

【功效】潤腸通便。用治便秘。

 

紫蘇子粥清肺潤腸生津

【用料】紫蘇子15克,荏子(即白蘇子)15克,粳米30克。

【製作法】先用水洗紫蘇子,撈去浮者不用。真荏子洗淨乾炒,同搗爛入水煎,過濾取其汁,與粳米同煮作粥,調入薑汁、清蜜各少許。食用。

【功效】用治老人大便乾燥、氣虛咳喘。

 

肉蓯蓉粥補腎潤腸

【用料】肉蓯蓉15克,羊肉50克,粳米100克。

【製作法】先煎肉蓯蓉與切碎的羊肉,去渣取汁,入米煮作粥。空腹食用。

【功效】補腎壯陽,潤腸通便。用治陽虛便秘及命門火衰之四肢欠溫、腰膝冷痛等。


arrow
arrow

    幾米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